
卡纳瓦罗竞聘国足主帅的消息,再次引发关注。这位曾经的“恒大名宿”,在教练岗位上的表现却难言成功,多次执教都匆匆下课。频繁的失利,与其归咎于运气,不如正视其执教能力的不足。
这一现象,也折射出中国足球长期存在的“浮躁病”。我们总希望借助名气的光环,快速取得成绩,却常常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:一名优秀的教练,真正的价值在于是否适合球队,是否具备扎实的实战能力。对比来看,虽然伊万科维奇的执教存在争议,但他对亚洲足球的深入了解,至少更贴近国足的现实需求。而卡纳瓦罗,其辉煌的球员生涯与仓促的执教败绩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国足当前最需要的,不是消费世界冠军的“情怀”,而是一位能真正扎根中国足球、耐心构建战术体系、并能激发球员潜能的实干型教练。如果足协再次被名气所迷惑,很可能将重蹈“病急乱投医”的覆辙。
教练的选择,深刻反映了中国足球决策是否科学、是否有长远眼光。球迷们早已对“换帅如换衣”的现象感到麻木。此时,若再将希望寄托于一位缺乏持续证明能力的教练,恐怕会进一步消耗本就脆弱的信心。中国足球的真正崛起,必须依靠扎实的体系建设,依靠真功夫,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投机取巧。